English
正文
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9 17:48:20 作者:

近日,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张雅琪为第一作者、何丽君教授为通讯联系人在化学、工程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24.319)和《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16.744)上相继发表了关于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最新研究成果。

AFB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农产品中的强致癌性物质,有效去除AFB1的污染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在以“Highly efficient adsorption and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aflatoxin B1 by a novel porous carbon material derived from Fe-doped ZIF-8”(https://doi.org/10.1016/j.cej. 2022.135723)为题目的研究中,使用Fe-ZIF-8衍生的共掺杂多孔碳(Fe/N-PC)作为过氧单硫酸盐(PMS的催化剂,首次用于高效降解AFB1,为简单高效降解AFB1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在以“Construction of a controllable and dispersed Fe3O4-based catalyst using ZIFs as a spatial support for highly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aflatoxin B1”(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2. 121818)为题目的研究中,制备了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和孔径可调的Fe3O4/ZIFs催化剂,实现了AFB1的快速、高效降解,且为提高Fe3O4的催化活性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研究表明1O2O2•−是降解AFB1的主要活性物质,采用液质联用技术鉴定了降解体系中的AFB1降解产物,并推导了可能的降解路径。部分研究成果被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ZL202110751950.8)。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2172290, 21577031)、郑州市科技协同创新专项重点项目的支持。该研究成果彰显了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将有力推动化学学科和粮油食品学科的内涵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文/胡乐乾审校/陈静审核/曹晓雨

1E0B9

Fe/N-PCa)和Fe3O4/ZIFsb)活化PMS的机理示意图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地址: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100号  邮编:450001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