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乡村儿童对创新思维的主动学习意识,筑牢乡村儿童想象能力的基础底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对手工的兴趣和爱好,用双手创造“美”,奉献“美”。7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北斗星筑梦”小分队在漯河市天边杨小学开展“巧手慧心”主题支教活动。
(一)折纸翩翩起飞,创意梦想相随
上午,小队成员为乡村儿童开设了“巧手折纸”和“创意画包”主题课堂。小队成员将提前准备的彩色纸片分发,首先以“鲁班削竹为鹊,成而飞云”的古代故事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对创作的思考和想象。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接着引入了折纸文化起源和传承的话题,在学生们讨论和老师讲解完成后进行了趣味折纸活动。折纸课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锻炼手的触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纸张的千变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随后,小队成员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做更复杂的手工折纸,他们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做出了独具特色的手工折纸。经过此次手工折纸兴趣培养活动折出来的并不仅仅是千纸鹤、爱心、纸盒等手工品,更多的是小队成员们对他们的爱和孩子们对小队成员真挚的感谢。小队成员以折纸课堂的形式引领学生去思考和想象,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的掌握。在趣味盎然的折纸活动结束后进行“创意画包”活动,学生们自由的根据自己对美好事物想象对画包进行创作,通过创作了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画包,学生们也对“美好”有了更深刻的定义和认识。
(二)泥塑趣味盎然,非遗传承久远
下午,分队成员为孩子们开展了“舌尖上的泥塑”趣味实践课堂。分队成员从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瓜果蔬菜引入本次动手实践课堂,通过七彩绘图,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自己喜爱的水果蔬菜,然后通过泥塑造型设计来实现对自己喜爱的水果蔬菜的“制作”。在泥塑实践活动后进行了“非遗剪纸”手工课堂,成员们对中国剪纸的历史和传承进行了充分细腻的讲解,播放了“非遗剪纸”主题的纪录片,这使得学生们对中国剪纸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随后分队成员们和学生一起对非遗剪纸进行学习、钻研和裁剪,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剪纸。小队成员以泥塑和剪纸的方式为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审美素养,并且提高了孩子们的主动观察能力,使得本次实践活动的意义更加鲜明。
今天的支教活动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审美素养、想象和思维能力为着重点开展,同时注重强化学生动手创造能力,手工它能迎合相应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同时也和绘画一样又能极大地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综合能力。通过今天的活动,同学们与小队成员之间有了进一步的良性互动,不仅使得天边杨小学的成员有所学有所获,也使得小队成员对本次支教活动的意义有了多方位、多层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