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追寻红色足迹“星火照山河”小分队——探寻红色基因 “豫”见新青年

发布时间:2021-08-19 15:24:59 作者: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一部主旋律佳作《觉醒年代》横空出世,导致万人空巷、全民大赏。“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吧!”“民众觉醒了,中国才有希望!”剧中的台词振聋发聩,一群新青年用生命为在黑暗中的国家和民族点亮了希望的烛光,让革命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7月27日,河南工业大学星火照山河社会实践团队沿着“觉醒年代”路线,依次来到北京鲁迅博物馆、李大钊故居以及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重温觉醒力量,感受百年岁月,与革命先辈跨时空“对话”。

一声《呐喊》带来文学的革命

跟随着导航的指引,团队成员来到了鲁迅在北京最后的住所——北京鲁迅博物馆。跨入大门,院子清静幽雅,正对门口的是矗立在鲜花丛中的鲁迅先生的半身塑像,在阳光的沐浴下分外耀眼。绕开雕塑,来到陈列厅,团队成员沿着鲁迅先生的足迹,通过一件件老旧的文物、一张张模糊的图片深刻了解了鲁迅先生不畏艰险、以文救国的伟大革命事迹和不朽的一生,感受贯穿其中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场景,感悟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的一段艰辛历程。

往西北方向前行,是鲁迅先生的故居。据工作人员介绍,鲁迅先生曾在这座宅院里创作了大量散文、小说、杂文,著名的《华盖集》《华盖集续集》《野草》等文集和《彷徨》《坟》《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都是在这里完成的。起居室北面一间是鲁迅先生的卧室兼书房,面积仅8平方米,被鲁迅先生称为“老虎尾巴”,房间内,一张普通的三层桌子上,高脚煤油灯、毛笔、砚台、文具等仍然按照原样陈列,不禁使人想象当年鲁迅先生在这里挥毫写作的情景。庭院中,鲁迅先生当年亲手种植的两株白丁香树,历经了70多年的风雨,仍枝繁叶茂,勃勃生机,快要填满了整个院子。

“以前上学的时候读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和《故乡》,尽管老师讲解多次,仍不太能理解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也不能深刻地理解文字的威力。今天来到这里身临其境地感受鲁迅先生当年生活和创作的情景,进一步感受到了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力量。”队员在参观结束后说道。

一篇《青春》带来青年的觉醒

沿着长安街向西骑行,来到文华胡同24号,映入眼帘的便是李大钊那句为人所熟知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可谓是李大钊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走进李大钊故居,可以看见院落为一小三合院,有北房3间,东、西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大家先后参观了客厅、李大钊及其子女的卧室、会客厅、书房等。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详细讲述了李大钊先生的生平,以及这所三合院因李大钊的租住而被赋予的特殊历史意义。队员们一边聆听讲解,一边仔细参观故居内的每一处陈设,被李大钊同志崇高的革命理想、无私的革命行动、清廉的简朴生活、言行一致的道义人品深深感动。

接着,讲解员带领大家来到“播火者——李大钊革命思想与实践”专题展内,参观和了解当年的历史情况。这个展览重点展示了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伟大贡献。这些展品中既有李大钊先生在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期间引进的“马克思主义图书”,也有他与孙中山先生见面畅谈的画像,真实地还原了当时李大钊先生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国共合作所做出的贡献。

一本新青年带来中国的曙光

夏日的北京午后,街道人很少,沿着西长安街,从北池子二条进去,转两个弯,就来到箭杆胡同20号,这里是陈独秀旧居,也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据讲解员介绍,1917年1月,陈独秀应蔡元培的聘请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从上海搬到北京,《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随迁此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高一涵、沈尹默等人曾任《新青年》编辑。这里是新文化运动主阵地之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场所。

队员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图片、油印体验、听国际歌等,详细了解了陈独秀通过创办《新青年》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启蒙运动、开辟传播新文化新思想舞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产生的深远影响。

“以前,陈独秀就是历史课本上的一张照片,亦或是《觉醒年代》中的一个人物,现在来到这里,感觉真实又激动,他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沉重得多。”队长韩淑婷说,“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更应遵从陈先生之谆谆教诲,惜时,进取,勇敢地投入世界潮流。”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一百年前,革命先辈们鼓舞激励了一代代青年人投身到民族解放和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一百年后,实践队员与他们的“对话”,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无异于一场涤荡心灵的思想洗礼、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升华。